您好,欢迎访问星头条生活娱乐新闻门户!
美方:“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
【美方:“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2025年4月9日,美国白宫正式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全面生效,覆盖中国、欧盟、加拿大等数十个主要贸易伙伴。这一单边贸易政策自特朗普政府4月2日签署行政令以来备受争议,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关税杠杆强制推行“美式贸易标准”,但实施后引发了全球市场剧烈震荡。 中国迅速作出强硬回应。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终止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税待遇。此外,中国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并禁止与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涉台军售企业合作。
根据白宫声明,该政策分两阶段推进:4月5日起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4月9日再对60个经济体追加差异化附加关税。具体来看,中国商品面临34%的附加税率,叠加基准关税后总税率达44%;越南因被指控承接中国产业链转移,被加征46%的惩罚性关税;欧盟则被加征20%关税。美墨加协定(USMCA)框架下的商品暂获豁免,但加拿大能源产品和墨西哥钾肥仍需缴纳10%关税。
政策逻辑上,美方宣称旨在“平衡贸易逆差”,但经济学家指出,2024年美国对华逆差已较2018年下降37%,此时加码关税更像是“政治操弄”。例如,中国商品此前已被征收20%关税,叠加新规后总税率高达54%,远超贸易逆差的实际比例。此外,政策将增值税、行业补贴等非关税壁垒纳入“公平性”评估,但这一做法被批评为偷换概念——增值税是消费端税种,与关税性质不同,强行对等缺乏合理性。
政策生效后,美股市场率先出现剧烈波动。4月8日,白宫明确表示“不考虑延期”后,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跌幅近6%,苹果、耐克等跨国企业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摩根大通数据显示,消费者已开始囤积进口商品,推高通胀压力。前财长萨默斯警告,新关税或致美国200万人失业,家庭年收入减少超5000美元。
产业链重构成为另一焦点。为规避成本,苹果计划将iPhone对美出口重心转向印度,这一趋势可能引发全球制造业“去美国化”浪潮。欧盟则加速与中国的合作,德国车企推动在华生产电动汽车以规避关税。墨西哥成为最大受益者,其对美出口预计增长23%。
在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产能提升至每月8万片,华为麒麟芯片量产,国产化率从2024年的25%升至35%。中国还通过WTO起诉美国关税措施,联合欧盟、加拿大等盟友共同反对单边主义。
美国的单边行动引发盟友强烈反弹。加拿大威胁削减对纽约州的电力供应,并加征美国钢铁25%关税;欧盟对波旁威士忌、摩托车等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直击共和党票仓肯塔基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重申“贸易战没有赢家”,但美国单边行动已削弱WTO等多边机制权威,加剧全球化退潮。
从短期看,美国消费者可能成为最终买单者——中国商品占美国低价日用品进口的70%,加征关税将直接推高通胀。2025年3月,美国CPI已升至5.2%,新关税恐让这一数字雪上加霜。长期而言,美国的单边主义已引发盟友离心,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构建的新贸易网络,正逐步削弱美元霸权的影响力。
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本质是单边主义工具,表面上追求公平,实则以关税为筹码迫使各国接受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重组,同时掩盖其产业空心化、财政赤字等问题。该政策将关税与谈判“捆绑”,通过关税施压达成遏制中国科技崛起、削弱欧盟产业竞争力等经济外目标,并将关税收入用于填补财政赤字。
目前,全球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若美国继续滥用关税武器,最终或将沦为“孤家寡人”。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当多边合作成为全球共识,任何逆流而动的“关税大棒”都只能是徒劳的挣扎。
以上就是【美方:“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深港在线。
分享:
相关阅读
生活百科
知识问答
深港看点
震惊!车间工人一己之力偷了1.3吨贵金属 价值30余万元 贴身携带偷运回家!
Copyright © 星头条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