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头条生活娱乐新闻门户!
美专家称投资者在撤出美国市场
【美专家称投资者在撤出美国市场】4月11日,美元指数继续下跌,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国富国银行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投资者在撤出美国市场。法国央行行长德加洛表示,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打击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行情数据显示,截止本周五收盘,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创下了逾20年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因投资者持续撤出美国资产。“这太可怕了。我们正在重新定义全球无风险利率,”瑞银集团首席策略师Bhanu Baweja表示,“如果把波动性计入全球无风险利率,那将颠覆所有市场。”美国经济学家表示,美债收益率在本周临近尾声时的再度飙升,意味着“美国国债的风险溢价仍处高位”。这是指投资者要求额外的利息,以换取承担长期贷款的风险。这对特朗普而言,无疑已愈发值得警惕。事实上,他本人本周也承认,暂停全球关税攻势部分是出于“市场开始感到恐慌”。凯投宏观集团首席经济学家Neil Shearing指出,几乎可以肯定——是债券市场而非股票市场的动向,迫使美国政府改变了立场。为政府设定借贷成本的就是债券市场。
此外,美国国债的资金来源结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其潜在风险已悄然浮现。作为美国国债海外持有者的“主力军”,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长期以来承担着为美国政府融资的关键角色。这些国家凭借对美贸易顺差积累的巨额美元收入,传统上通过购买美债回流至美国市场,形成了一种隐性的“债务循环”。然而,特朗普政府此轮对等关税政策将多个主要债权国列为重点打击对象,直接冲击了这一循环的稳定性。杰富瑞集团首席经济学家Mohit Kumar指出,美国的政策转向将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他警告称:“当各国发现美国通过关税政策破坏贸易稳定性时,其作为可靠伙伴的形象将彻底崩塌。”这一判断并非危言耸听:欧洲国家可能加速推进“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军事和经济依赖;亚洲新兴市场则可能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如RCEP)构建替代性供应链。更严峻的是,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若全球投资者要求更高风险溢价,美国政府将陷入“融资成本飙升—财政赤字恶化”的恶性循环。
而最终,“白痴溢价”持续的时间越长,美国经济受损就将越深。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额外征收更高关税,包括对英国10%、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越南46%等针对性措施,此举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多国政府、国际组织及经济学家迅速表态,批评这一单边主义政策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并威胁采取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指美国关税是“对全球企业和消费者的严重打击”,强调欧洲已准备好采取报复措施,并呼吁从对抗转向谈判。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表示将“竭尽全力避免贸易战”,但同时强调欧盟的团结立场。法国、德国等成员国则明确反对,称此举将推高食品、交通和药品成本,尤其影响弱势群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关税只会“制造输家”,呼吁欧盟采取强硬措施。
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成为关税重灾区。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称政策“令人遗憾”,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紧急宣布对受影响企业提供支持,并计划与美国谈判以减少损失。中国则以雷霆之势反击,宣布自4月10日起对全部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采取稀土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措施,迫使特朗普连夜改口,承认需“重新评估关税生效时间”。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指责美国关税“毫无逻辑依据”,称美国对澳贸易顺差为2比1,却仍加征10%关税,此举将推高美国家庭生活成本。新西兰贸易部长麦克莱则强调,新西兰不会寻求报复,但关税将推高消费者物价。南美洲国家中,巴西国会通过《经济对等互惠法》,授权政府对加征关税的国家实施报复;智利总统博里克谴责美国“单方面实施、不考虑共同商定规则”的贸易壁垒。
多位美国经济学家公开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关税或导致美国通胀上升0.5-1个百分点,家庭年均支出增加1500-2000美元。穆迪预测,若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GDP可能下降1.7%,失业率升至7%。企业界反应强烈,通用汽车、苹果、摩根大通等企业高管组成的“商业圆桌会议”警告,最新关税政策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Copyright © 星头条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