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头条生活娱乐新闻门户!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这句振奋人心的话,成为刷屏全网的金句。
也正是在2019年的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两年多来,得益于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纵深推进,众多港澳青年同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目光从大湾区一路延伸到祖国广阔的腹地,开启了他们创新、创意、创业的黄金时代。
是什么吸引了这些有志青年一路北上?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怀有多元文化视野的他们如何看待内地这片热土?他们身上又有哪些值得广大青年学习的优秀品质?所有关于他们的好奇和追问,都可以在刚刚收官的《我们都是追梦人》中找到答案。
《我们都是追梦人》是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青年工作部指导下,由芒果TV出品的一部纪录片。十期节目,以每期15分钟左右的精悍篇幅,陆续讲述了十位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中国香港青年来到内地创业的热血故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这部纪录片俨如桥梁、纽带和窗口,用“润物无声”的客观叙事,消除认知偏见,普及服务信息,打开社会视野,源源不断地汇聚着“与时代同行”的力量。
以融身时代为号角
传递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豪情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重要的战略定位。可以说,大湾区的横空出世,让众多港澳青年看到了实现人生梦想的绝佳机遇。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我们都是追梦人》向观众迎面而来的,就是这种将个人理想融身时代大潮的朝气与活力。
节目选取的十位中国香港青年代表,涵盖了商业投资、电子商务、高新科技、移动互联网、媒体、设计、餐饮、体育等多个领域,他们多数将创业地点扎根在离家不远的粤港湾大湾区,也有的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尽管来到内地发展的时间有长有短,创业的方向和遇到的挑战各有不同,但从每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感受到内地对他们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成本有优势,产业链成熟,不需要在国外进行采购”、“写代码需要水平,这里有最顶尖的科技人才”、“这边市场很大,大到可以容纳任何有质量的创意”……这些纵然都是他们选择北上的理由,但他们在节目中提及最多的,还是内地创业环境对他们的友善。
北京真机智能联合创始人李兴龙说,北京对科创企业的政策扶持,支撑他走过了最艰难的开始,“五年前,我连一张属于自己的床都没有,五年后,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在北京扎了根”;把梦想装进智能行李箱的郭玮强刚到深圳时,人生地不熟,他表示“政府帮了我们很多,特别是针对香港创业青年,住宿只收市场价一半的房租,还有各种创业大赛,给梦想提供了最好的养分和保护”;从金融转型做自媒体跨度很大,李剑禧面临诸多问题,迷茫的时候,他就去广州市天河区(中国)港澳青年之家请教,最终确定和妻子共同打造“港夫广妻”IP,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弄潮儿向涛头立。《我们都是追梦人》结合各个具体创业案例,生动展示了内地对港澳青年从平台孵化、创投体系到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支持。这些乘着“时代的东风”尽情破浪的青年,为大家自信传递了抓住历史空前机遇、奋力书写青春华章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他们不仅在这里开启了事业天地,还找到了爱情、友情,并且融入了内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主人公在节目中留下了一句霸气的反问:“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来内地发展,反而我现在觉得应该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还没来内地发展呢?”
以追梦奋斗为强音
塑造中国香港青年积极向上的青春群像
“以前我对内地有一些误解,但来了内地,我才发现世界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我们拍一些视频,就是希望大家可以看看内地真实的样子。你们不过来,也没事,我带你们看”,第四期节目中,从事自媒体行业的李剑禧在“港澳青年交流会”做了这样一段分享。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追梦人》彰显的就是一股“看见的力量”。
Copyright © 星头条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