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头条生活娱乐新闻门户!
美威胁对中国商品关税将达104%
【美威胁对中国商品关税将达104%】当地时间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如果中国不在4月8日之前,撤回此前对美商品加征的34%关税,那么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在34%的基础上,再额外加征50%的关税。”。那么,对中国额外加征50%关税是什么概念?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关税,并非凭空而起,而是在原本20%的关税基础上额外叠加的,使得中国商品在美市场面临的税率总计攀升至54%。若进一步叠加50%的关税增幅,美国对中国所有商品的关税将直接飙升至104%,这一数字无疑将给中美贸易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就在特朗普于4月2日高调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中国迅速作出回应,宣布对美国所有产品实施34%的关税措施,成为全球首个采取反制措施应对“对等关税”的国家。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坚定立场,也预示着中美贸易关系可能迎来新的转折点。
针对这一系列关税动作,专家分析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发起了针对全球190多个国家的关税战,但大部分欧美成员国仍倾向于通过谈判来争取特朗普取消关税,而非将这场关税战无休止地打下去。毕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关税战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伤及对方,也可能反噬自身。因此,专家普遍认为,这场由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关税战,最终很可能演变为中美贸易战的2.0版本,而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博弈,也将继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日表示,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发言人说,美方对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毫无根据,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中方已经采取的反制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完全是正当之举。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讹诈本质,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发言人表示,中方重申,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从关税政策的本质看,104%的税率已完全背离了调节贸易平衡的工具属性。当关税税率超过商品成本的三分之二时,其实际作用已从“调节市场”异化为“消灭市场”。这种“关税核武器”不仅将摧毁中美两国企业的供应链生态,更会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冲击全球产业链——以苹果公司为例,若其iPhone产品因关税上涨被迫退出美国市场,将直接导致加州15万就业岗位流失,同时引发亚洲供应链的连锁反应。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关税战,印证了经济学中的“贸易战没有赢家”定律。
在法律与规则层面,美国此举堪称对国际经贸秩序的公然践踏。WTO规则明确规定,成员国关税税率应遵循“约束税率”原则,而美国当前对华平均关税税率已达19.3%,远超其承诺的9.8%上限。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发动的关税战,实则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的典型案例。这种“规则制定者变规则破坏者”的行径,正在动摇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根基。
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背后暗藏的“科技脱钩”图谋。当美国以关税为武器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时,其真实目的是阻碍中国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升级。但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从来无法阻挡创新步伐——中国在5G通信、航天科技等领域的突破,恰恰是在外部压力下实现的自主创新。美国若继续沉迷于关税战这种“七伤拳”,终将自食其果。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展现了大国应有的战略定力。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至今,中国不仅没有陷入“零和博弈”的陷阱,反而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RCEP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这些举措都在构建更加多元、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当美国忙于构筑关税壁垒时,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真理。
据消息,2025年4月8日,A股市场在经历前一日“黑色星期一”的暴跌后迎来绝地反击,沪指盘中重回3100点上方,创业板指涨超3%,深成指涨超1%。这一走势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撑,也有市场情绪的阶段性修复。首先,“国家队”增持释放积极信号。4月7日,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家队”资金宣布增持中国股票资产,明确表态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这一举措直接提振了市场信心,4月8日开盘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大幅高开,进一步带动A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除了直接增持,央行、财政部等部门仍握有多个稳股市政策工具,包括专项贷款、财政补贴和资本市场改革举措等。这些政策储备为市场提供了“底线思维”,缓解了投资者对流动性危机的担忧。尽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等负面因素仍存,但全球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所增强。这一预期缓解了新兴市场资金外流的压力,为A股市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Copyright © 星头条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