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头条生活娱乐新闻门户!
中方:美方若再加征关税 将不予理会
【中方:美方若再加征关税 将不予理会】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4月11日,中方强硬反制对美关税提高至125%。美方对华肆意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置美国自己构建的二战后全球经济秩序于不顾,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完全是单边霸凌胁迫做法。中方对此强烈谴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其他事项按照《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执行。
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只会更加暴露出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胁迫的伎俩,并沦为笑话。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但是,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对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表示:关税超60%后再怎么加都没区别。美国“对等关税”这一举措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被加征关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出口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关税的提高意味着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可能导致出口量减少,企业利润下滑,甚至引发部分企业倒闭和失业问题。例如,中国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此次关税大幅提高后,中国的电子、机械、纺织等多个行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从全球层面来看,美国的这一行为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导致贸易壁垒增加,阻碍商品、技术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同时,这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报复性措施,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形成恶性循环。
记者提问:特朗普首次向中国提出的要求未获回应,白宫进而持续对中国施压。对此,您如何看待后续的博弈态势?中国又应采取何种策略应对?郑永年回应道:关税之争终究存在边界。一旦关税上调至60%-70%,乃至500%的极端水平,贸易将难以为继,实质上等同于经济脱钩。面对美方此轮打压,中国仍需坚定不移地聚焦自身发展。短期内,应着力平抑市场波动,例如通过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增持股份以稳定市场、护住大盘;而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内部活力,加速构建并完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这才是实现长远进步的根本之道。
当下,中国已然迈入技术驱动经济发展的崭新阶段。在珠三角与长三角这两大经济活跃地带,以深圳、杭州等城市为典型代表,众多技术企业如繁星般不断涌现,它们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这些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开放的政策环境,吸引了大量技术企业的集聚。它们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积极探索,不断推动着中国从传统的“模仿创新”向“0到1”的原创创新阶段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中国在科技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更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日益提升的地位。
一旦这一创新格局真正稳固并持续发展,可以预见,在10至15年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或许将不得不依赖中国的技术成果。因为到那时,中国在众多关键技术领域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全球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
随后记者询问:有一些分析认为,特朗普的最终目标就是搞一个把中国排除在外的贸易圈,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排除中国,在贸易领域制造新的阵营,手段则是在谈判中加入选边站的条件。是否会这样?
郑永年:这是幻想,不可能实现。美国搞了很多年“印太经济框架”,实际上就是这个意图,想让周边国家跟中国脱钩,投靠美国。这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框架,为何最终未能取得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市场开放方面态度消极。无论是拜登政府时期,还是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均未展现出开放市场的诚意。他们不仅拒绝打开本国市场大门,反而通过加征高额关税等手段,设置重重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的自由流通与公平竞争。
Copyright © 星头条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