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头条生活娱乐新闻门户!
教皇方济各去世前一天曾会见万斯
【教皇方济各去世前一天曾会见万斯】据多家外媒21日报道,教皇方济各去世,享年88岁。据消息,去世前一天(2025年4月20日,复活节当天)确实会见了美国副总统万斯。据报道,2025年4月20日复活节当天,万斯在结束意大利行程前,临时获邀与正在康复中的教皇方济各会面,地点为梵蒂冈圣玛尔塔之家。上午11时30分,万斯的车队驶入梵蒂冈圣玛尔塔之家。教皇方济各虽仍在术后恢复期,仍坚持在住所接待来宾。教皇身着白色长袍坐于轮椅,与万斯握手交谈。双方互致复活节祝福,并就“人类家庭共同挑战”交换意见。双方重申了共同致力于捍卫宗教与良知自由权利的承诺,并就国际局势交换了意见,特别关注那些受战争、政治紧张以及人道困境影响的国家,尤其是移民、难民和囚犯等议题。会晤持续至11时50分,万斯随后与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一起出席了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的由东方教会部部长克劳迪奥·古热罗蒂枢机主礼的弥撒。教皇方济各一直关注移民、难民等人道主义问题,并曾多次批评特朗普政府在移民和强制驱逐问题上的立场。此次与万斯的会面,双方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万斯此次访问梵蒂冈,除了与教皇方济各会面外,还受到了国务卿彼得罗·帕罗林枢机的接见,并由负责与各国及国际组织关系的秘书保禄·理查德·加拉格尔总主教陪同。然而,他并未在访问初期获得教皇的接见,而是在结束意大利行程前临时获邀。
此次会面不仅体现了教皇方济各对国际事务的关注,也展示了梵蒂冈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尽管双方在移民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此次会面为双方提供了一个直接对话的平台。
这位来自阿根廷的教皇,以圣方济各·亚西西为名,自2013年当选天主教第266任教宗以来,宛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教廷长久以来的沉闷与保守,为天主教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其影响力跨越了宗教、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方济各教宗上任之初,便以其谦卑的态度和亲民的风格赢得了全球信徒和非信徒的广泛赞誉。他拒绝了奢华的教宗居所,选择住在梵蒂冈的简陋公寓里;出行时,他拒绝乘坐豪华轿车,而是选择乘坐普通汽车,甚至愿意与民众挤地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是对传统教廷形象的一次大胆革新,传递出教会应更加接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信息。
他频繁走出梵蒂冈,深入世界各地的贫困地区、难民营和冲突地区,与最底层的人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为他们祈祷,为他们发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贫民窟,他踩着满地针头与碎玻璃,在腐烂蔬果堆成的“祭坛”上主持弥撒;在露天布道时,飓风掀翻了临时祭台,他却举起沾满菜叶的圣杯高呼:“看!这就是基督破碎的身体!”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让天主教会的福音信息更加贴近人心,也让教会的形象变得更加亲和与包容。
社会关怀:为边缘群体发声
方济各教宗始终关注全球最贫困和边缘化的群体,将扶贫视为教会的核心使命。他多次批评资本主义的弊端,认为不受限制的市场经济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在《福音的喜乐》中,他严厉批评全球经济体系的“排斥和不平等”现象,并呼吁基督徒承担社会责任。他强调教会应是“战地医院”,而非“博物馆”,要走出高墙,拥抱受伤者,关注社会现实,而非仅作为历史或文化的展示场所。
他痛斥消费主义和浪费文化,呼吁关注贫困,指出“丢弃食物有如偷走穷人餐桌的面包”。在他的努力下,天主教会积极投身于扶贫事业,为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贡献力量。同时,他大力倡导对移民和难民的开放政策,这一立场在一些国家引起了争议,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的政治环境中,但他始终坚定地站在人道主义的一边,为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方济各教宗成为了环境保护的坚定倡导者。2015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愿祢受赞颂》通谕,这是天主教历史上首份专门讨论环境保护的教皇文件。在这份通谕中,方济各教宗不仅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还严厉批评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行为,呼吁全球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他的环保理念超越了宗教界限,得到了全球环保人士和众多国家领导人的响应和支持。他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将环境保护提升到了一个全球性的道德高度,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环境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关乎人类未来和生存的伦理问题。在他的倡导下,天主教会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 星头条娱乐网